图文:走吧网吧铁夏群
3月4日我们游览完南京江宁世凹桃源,计划从村里的牛首山风景区西大门进入,这样可以近距离欣赏牛首山“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的美景。可惜受疫情防控的影响,景区西门关闭了,听说目前只有东大门一个通道可以进入牛首山风景区。
毕竟南京自古就有“春牛首”的习俗,阳春三月,牛首山茂林修竹,桃花争艳;黄昏时分,暮色苍茫,云蒸霞蔚,“牛首烟岚”所以得名,令人沉浸。
于是我们驾车从世凹村前往牛首山东大门,好在距离不远,也就7公里的路程,很快来到景区东大门地下停车场。走出停车场我们看到一座风铃塔建筑。
只见宏伟壮观的风铃塔上“牛首胜景”四个金色大字栩栩生辉,这是由书法家言恭达书写的。塔高28米,一共有只风铃,我想这也就是风铃塔由来。
这是景区东大门,门票98元,60岁以上老人半价。我们佩戴口罩用手机进行预约,出示苏康码,测量体温等安检流程,好在游人不是很多,很快就进入景区。
牛首山景区东大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宁丹大道18号,牛首山海拔.9米,因为东、西峰对峙的形状像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叫牛头山。
东晋宰相王导曾劝谏初创政权的晋元帝司马睿,打消在皇宫外兴建象征皇权的双阙的念头,请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南眺牛首,两峰对峙,十分壮观,趁机劝喻元帝:“此天阙也,岂烦改作!”,故得名“天阙山”。
这里山峦起伏,花木繁多,风景秀丽,留存的文物古迹甚多。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国家AAAA级景区。
游览牛首山风景区可以乘坐观光车,但我们选择了步行上山游览线路,可以享受一路的春天美景。
按照推荐的游览线路我们走在天阙路,只见道路两侧种植了一年四季的代表性植物:樱花、翠竹、果树、雪松和梅花。四季轮回代表生命的生生不息,寓意佛教智慧存在于自然之中。
我们首先来到天阙揽胜琉璃景墙,这是位于佛顶前苑入口的水景广场处,墙面主题画面用佛家七宝之一的琉璃描绘,左右两侧共有六幅。
从左到右依次以“皇都二陵(南唐二陵)、幽栖凭虚(古幽栖寺)、仙窟道影(古佛窟寺)、牛首烟岚(古天阙山)、祖堂振锡(古祖堂山)、献花清兴(古献花岩)”六个文化作为主题并配以相关诗词,展现了牛首山深厚的佛教渊源及悠久的历史文化。
碧莲池。
据说在牛首山的东峰西峰之间可以看到“牛首烟岚”。清乾隆年间“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牛首烟岚”描绘的是山间云雾缭绕、山谷幽深的美丽景象。
民间对形成牛首烟岚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与牛首山的气候有关,牛首山常年多雨,特别是春季和秋季,雨量不大,烟雨朦胧,弥漫着山谷,烟岚在山峰间飘来荡去,形成了幽静深邃的景象,好比人间仙境(两个山峰极象两个久别重逢的恋人,相拥而立)。
另一种是说当时牛首山寺庙繁多,香火旺盛,“牛首烟岚”其实是青烟袅袅升起的奇妙景象,刚好与牛首山的佛禅意趣相融合。
佛顶前苑的景观造型很独特,山环水环绕丛林静寂,营造是一种禅意十足的画面,置身其中整个人的所有不愉快一下子都放下了。
中心景观上可以看到一片波光粼粼的池塘,池塘清澈碧绿,并且有很多锦鲤鱼在玩水。
在池塘的对岸可以看到拱形石桥,这座石桥是“集贤桥”,因桥身刻有与牛首山相关的历代高僧及贤达名家的典故及其诗句而得名。全长约60米,桥身5拱。
石桥桥头装饰有云纹狮子图,用来祈求平安吉祥;桥身的栏板采用如意云纹镂空雕刻,使得桥身更加透气、美观。
远处看起来像飞虹一样横穿水面,另外,水池里飘浮着水烟的景色看起来像水墨画,。
我们漫步来到跌水区域,这里是以龟纹石配合高低错落的乔灌木,流水以瀑布、跌水、涧溪相结合,让人由广场远眺,有空旷之感。那倒映下的桥与山水融为了一体,或许倒有了佛家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这里可以停下脚步,慢慢感受身边事物,远观峰峦叠叠,望行云片片,近看草树萋萋,听流水潺潺,景色令人陶醉。
池塘畔有一条模仿唐风的长廊,叫做“玉梅轩”,在玉梅轩的各处,可以看到微微下垂的纱帘,微风吹来,纱幕随风舞动,展示着古风的图案。
一路随处可见可爱的雕塑小和尚,或坐或立或思考或打趣,憨态可掬、真真是让人忍俊不住的一群小和尚,活灵活现展现在眼前,令我爱心涌动。也算是景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来到法融广场,这里有法融伏兽雕塑,雕塑以法融坐像为主,周边有鹿、虎等动物,法融禅师坐像高度为2米左右,周边动物高1~1.2米,均采用紫铜制作,蒲团及禅石采用芝麻白石材。
牛头禅宗的创始人法融,双目轻阖,衣带翩然,正襟端坐于停心湖边,周围或立或匍匐,聚集着各种神态悠然的动物。这就是“法融说法,群兽听禅”的传说故事,用场景再现的方式叙述给每一位过往的游人听。
梁代高僧宝志和尚曾对梁武帝说,文殊菩萨的夏宫在五台山,冬宫在牛首山。牛首山佛教兴盛,更得益于法融禅师在此创立的牛头禅宗。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七年(年),法融出禅关,开始在今南京西南的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创立茅茨禅室,授徒传法。牛头禅是印度禅真正中国化的开始,而牛首山也成为中国禅宗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一座见证中国佛教发展的千古名山。
法融广场中心有一棵高大挺拔的乌桕树,高16米,树冠直径9米。在一块干净纯粹的下凹草坪上,一棵沧桑挺拔的高大乔木、一条螺旋不息的生生之水、一条朴实无华的上山之路。
我们来到了佛顶寺的牌坊山门,单檐四柱三开间的大理石牌坊,牌坊额书“佛顶寺”三个金色大字,由传印法师亲题。
牛首山有寺院肇始于南朝初年。唐朝贞观时期,寺院规模宏大,名为佛窟寺,为禅宗之前“牛头禅”发祥地。北宋后易名宏觉寺。南宋毁于战乱,明代复兴。时至年,寺院毁于洪杨之乱,香火中断百年。
据说重建后,征得文化界知名人士和佛教界高僧建议,以供奉于牛首山地宫的佛顶舍利命名,取名佛顶寺。
佛顶寺为牛首山主要建筑之一,占地面积六十八亩,建筑面积近四十亩,仿唐风格,传统中轴线格局。共有殿堂七座,外围有僧竂、斋堂等建筑。因疫情防控要求,佛顶寺里不对游客开放。只能远远地在其房顶还可以看到2对栩栩如生的金黄色牛角。
正前方这幅砖雕名为“千人听法”,表现佛祖为众弟子讲法的场景。佛祖和一些弟子头部已出现一个圆形光环,那是“圆光”,也叫“头光”,代表已经获得觉悟,摆脱了世俗的烦恼,脱离了六道轮回,征得了必须果位。这组砖雕告诉我们,只要遵循佛教的教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众生皆具佛性,都可能觉悟成佛。
出了佛顶寺我们来到了无忧广场,牛首山顶上的佛顶塔在我眼里越发清晰,这也许是佛顶圣境的起点。万字墙上“佛顶圣境”四个大字,是台湾星云法师题写的。
这是沿山而建的释迦摩尼佛降生的绘像窟,这位曾经的王子出生便行走七步,且步步生莲。只见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终于登顶了,看到佛顶宫大石碑,旁边不远处圆形建筑就是佛顶宫,今天看到感觉不一样的景致,美的如天空之镜。
佛顶宫属于深坑建筑,佛顶骨舍利长期供奉之所,长米,宽米,总体高度89.3米,单体建筑面积约13.6万平米。其外部空间分为大穹顶、小穹顶和佛顶摩崖三大部分。
内部空间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整个佛顶宫不仅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接受信众瞻礼参拜的主要场所,还是将舍利文化、世界佛禅文化以各种艺术手法集中呈现的文化展陈场所。
据说这个佛顶宫的来头颇大,曾荣获詹天佑奖和鲁班奖双料奖项。
佛顶宫建筑以供养为主题,共分为大小穹顶两部分,寓意为外供养与内供养。大穹顶有“娑罗双树托袈裟”的建筑意向和“袈裟护圣物”的文化寓意。
大穹顶长度为米,形如佛祖袈裟,既与牛首东峰呼应,又覆盖在地宫小穹顶之上,象征佛祖无量加持。
,小穹顶有“无数双手合十造型的佛发髻”的建筑意向和“莲花托珍宝”的文化寓意,寓意千万信众对佛祖供养。
小穹顶基座为莲花宝座造型,整个莲花宝座共由象征佛陀无量智慧的56座飞天菩提门,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56根云门如意柱组成,与小穹顶摩尼宝珠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摩崖”,因整个摩崖位于牛首山西峰,佛顶宫大穹顶袈裟护持之下而得此名。
全体共分上下两层,上层依照北方石窟之形态,取天然巨石雕凿十三座大小石窟,下层以各种浅深浮雕和经文石刻为主,上下两层合为一只巨型佛手,庄严殊胜。
因疫情防控佛顶宫关闭。
山顶有一座新建的佛顶塔,塔高88米,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塔的1到7层主要是各种经藏。第八层安置了一口佛顶金刚钟,钟上刻有《金刚经》全文。第九层是如来殿,供奉了一尊毗如遮那坐佛。登塔远眺,能够俯瞰牛首山的全景。
与不远处的宏觉寺遥相呼应,双塔重现了牛首山历史上“双塔”的恢弘格局。
我们最后来到牛头禅文化园,这位于牛首山东峰南侧山腰,以传承法融禅师的牛头禅宗文化为核心,保留弘觉寺塔、摩崖石刻等历史遗存。采用传统江南园林风格木结构建筑,单体建筑以榫卯结构显唐风古建风格。
这是牛头禅院大门,两边楹联:云峰圣境翠竹黄花皆佛性,天阙烟岚流水白云是禅心。
这是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弘觉寺塔位于牛首山东峰南坡,塔高38.49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
弘觉寺塔始建于唐大历九年(年),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后毁,现塔身为明初重建。年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了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在塔的第三至第七层,有70多条题记,最早的是明正统五年(年)题。此塔历经兵燹,明代重修,为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年按原有风貌修复,千年古塔得意重现雄姿。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佛说: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一个人内心恬静,摒弃了世俗繁琐丑恶,相信了美好的存在,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也是美好的,包括自己,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