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河源唯远”的认定标准,可将东沙河的源头延庆区西二道河乡山区作为温榆河的发源地。若以此山区为源头,温榆河全长约KM。
无论是元代由白浮泉到瓮山泊的白浮堰(白浮瓮山河),还是当今由白浮泉到颐和园团城湖的京密引水渠,其在京西沿山麓蜿蜒穿行的过程中,都与温榆河上游三河即东沙河、北沙河和南沙河及其大大小小的数十条支流相交叉,跨渠行洪与防洪安全成为渠系建设的重大工程。郭守敬在组织修建白浮堰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明了极其简便且实用的蓄水行洪方法——“清水口”工程,即在每条河流与渠道交叉的地方,在河流下游渠岸修建“荆芭编笼石工”(“荆芭编笼”就是用沙石土填充的竹笼或草包——笔者注),其坚实程度足可以拦蓄沿河流下的山泉水。在洪水季节,由山上滚滚而下的洪水可较为轻易地将“荆芭编笼石工”冲垮,然后沿原河道流向下游。洪水过后,再用不大的人工量,还是用“荆芭编笼”将河岸修复,继续发挥其拦蓄山泉水的作用……
据侯仁之先生等人研究,当今的京密引水渠下段(由白浮泉至颐和园团城湖段),与元代白浮堰走问大体一致,略有调整,总长度仅仅相差40M左右,从而反观郭守敬对当初地形观测之精确。对比还发现,白浮堰的“清水口”与当今京密引水渠下段的立体交叉行洪工程同为12处,且在位置上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因此,有人将京密引水渠下段称为“新白浮堰”或“新白浮瓮山河”。
与“新白浮堰”相交叉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和沟沟岔岔有数十条。对于小的沟岔一般采用涵洞和倒吸虹两种方式排水。
对于东沙河、北沙河和南沙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则采用另两种方式行洪——“河在渠上”和河桥行洪。一是“河在渠上”,即在河流与水渠的交叉处,原河道不变,渠道(变为涵洞)从河床下穿过。如果河床过低,河床下的水渠将成为大号的倒吸虹。
二是河桥(山洪桥)行洪,即在河流与水渠的交叉处,在渠上修建桥面和两侧护栏都密闭的桥梁,让洪水从桥上流过。
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东沙河、北沙河和南沙河上游都形成特大洪水,但各条河流与京密引水渠的交叉行洪工程都基本上经受住了洪水考验。东沙河:在东沙河与京密引水渠交叉处,采用的“河在渠上”的行洪方式。如下两图是洪水过后(摄于8月6日),十三陵水库泄洪时,东沙河与京密引水渠交叉处“保安”严阵以待的防洪情景。河对岸建筑是京密引水渠东沙河节制闸及其管理处。
河岸上不少市民在观看。
北沙河北沙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在与京密引水渠的交叉处,全部采用的“河在渠上”的行洪方式。在京密引水渠土城节制闸之北M处有两条较大的沟河相汇,一条是白洋城沟,另一条是高崖口沟。两条沟河相汇后叫什么名字,地图上查不到,当地村民也不知道,我们不妨称其为土城河。土城节制闸即是土城河与京密引水渠的交叉点。今年北京特大暴雨期间,白洋城沟及其上游兴隆口沟、狻猊沟等支流,高崖口沟及其上游西峰山河、柏峪沟等支流,都有大量洪水生成,由此使土城河在与京密引水渠的交叉点形成极高的洪水水位。如下是土城河大洪水过后,河道里一片狼藉的情景(摄于8月6日)。河岸上,被冲倒的生态园区的大门立柱。看管房墙面上和围墙上,洪水水位的痕迹仍依稀可见。
冲上树梢或树杈上的枯树枝,在诚实地述说着当时洪水的高度。
土城河河床(一级阶地)上有两条公路,一条是横穿河床的城市干线公路——顺沙路,另一条是纵贯河床的沿渠公路。洪水过后,两条公路路面上沉积的泥沙都超过20CM。
洪水掀起河床上的公路路面。
倒伏的树木。
河道树林中堆积的枯枝树木等杂物。
平日里被称为臭水沟的土城河,目前(8月6日)仍有涛涛来水,但水色已渐清。倒下的小草似乎在演绎着涛涛而来的洪水。洪水过后(8月6日),在北沙河主河道(关沟)与“新白浮堰”的交叉处,人们开始在此游憩垂钓。平日里,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常有市民带着孩子到此游玩。曾经里河道上的故事。
俗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乐不乐水我不知道,孩童乐水是绝对没商量的!
南沙河:在南沙河各主要支流与“新白浮堰”的交叉处,除柳林河采取“河在渠上”的行洪方式外,其他河流全部采用的河渠(山洪桥)行洪方式。
洪水过后(8月6日)的后白虎涧山洪桥。洪水过后(8月6日),后沙涧山洪桥桥面上仍有积水。洪水中,后沙涧山洪桥东端河岸边的标语牌被冲倒,垃圾亦被洪水冲到河岸上。洪水中,后沙涧山洪桥桥面完好无损,但两端的引桥路面被洪水冲得稀碎,破碎的“路面”又被冲到桥面上。
洪水过后(8月6日)的前沙涧山洪桥。
洪水过后(8月6日)的后柳林山洪桥。
暴雨过后,京密引水渠的水量接近平岸,且水质较为浑浊。暴雨过后的部分渠岸。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简介:毕于运,姓毕,辈于,名运,字行云。江苏丰县小毕庄人。
业余生态:焚香读书,品茗酌酒;远足亲水,访古问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