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碣石山
年12月26日,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李宏生教授、朱亚非教授来无棣参加吴式芬纪念馆开馆仪式时,又对无棣碣石名山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无棣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代佛塔海丰塔、《禹贡)名山碣石山,南北遥相呼应;秦台、汉垒古文化遗址,唐代大觉寺、昊式芬故居、清代学堂、县衙大堂古建筑遗存,千年唐枣树等钟秀景观,如熠熠闪光的星辰散落在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上。无棣县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开发,遂发出邀请,请无棣县委副书记郭云鹰去山东师范大学为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研究生作一堂学术报告,内容以碣石为主,兼谈无棣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年3月30日下午,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学三楼多媒体教室内,中共无棣县委副书记郭云鹰采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60余名研究生、博士生,作了题为《名山碣石考——兼谈无棣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术报告,并成为第一个到山东师范大学作学术报告的地方领导。两个半小时的学术报告结束后,该校举行授聘仪式,聘任郭云鹰同志为兼职研究员。
各位教授、各位专家:
无棣碣石研究在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教授、专家的帮助、支持下,取得成功。今天,我是来汇报工作的,是来跟各位学习的,是来与大家请教有关无棣碣石问题的,一些无棣碣石研究的浅薄观点,不正确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由于第一次登上大学讲台,倍感荣幸,也有点诚惶诚恐。在此,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无棣县委、县*府及全县人民,感谢安作璋教授、李宏生教授、朱亚非教授及山东师范大学对无棣县文化旅游事业,特别是对无棣碣石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
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诗:“禹迹巳湮,碣石犹存;盛世复名,历史重光。”这是安作璋教授年9月15日参加无棣“碣石山复名新闻发布会”之后;欣然挥笔为无棣碣石山复名而题。
安作璋教授还对我们无棣碣石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郭云鹰等同志根据明清之际大学者顾炎武的《肇域志》以及许多文章、诗词等历史资料,并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研究,力排众议,明确断言《禹贡》碣石在无棣,曹操所登临的碣石也在无棣,他的《观沧海》诗是在建安十一年()秋八月率大*自并州东略边境,征讨管承,途经无棣马谷山(即碣石山)有感之作。这一结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解破了学术界也包括我在内多年来的疑惑和成见,同时也给无棣争得了一个千古名山胜地,这必将对无棣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特别是对当地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安老的讲话,一锤定音;安老的胸怀,宽宏大度;安老的学识,博大精深。深受我们晚辈敬佩。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名山碣石考》,通过阐述碣石背景资料、正本清源和复名开发三方面内容,来论证两个观点:一是《禹贡》碣石在无棣;二是曹操东临之碣石在无棣。
一、背景资料
关于《禹贡》碣石
《辞海》曰:“‘碣’为圆顶的碑石。”《后汉书·窦宪传》李贤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唐律疏议》引《丧葬令》:“五品以上立碑,七品以上立碣”。即从官位的高低来规定,大者为碑,小者为碣。
(一)“碣石”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追本溯源。“碣石”最初之命名,既非一石,也非指一地域,而是一山,且是独立高耸,特立一地。《说文》:“碣,特立之石。”并云“东海有碣石山”。以后广义延伸为:特立之石,皆可称碣石,所以全国各地出现了多处碣石,这只是同名而已。
(二)远古时期,大禹自河南伏牛山率众治水,战洪魔、拓疆域,为建立夏朝奠定了基础。后人为纪念他,办了两件事:一是绘制了大禹“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足迹路线,图曰“禹迹图”、“华夷图”,为碑线石刻,藏于西安碑林(藏石总编号分别为9、10,藏号为、,呈方形,高91公分,宽88公分,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已封存);二是用文字记录了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的辉煌功绩,书名《禹贡》,收录于我国精典名著《四书五经》。“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是碣石定位之要义。“岛”实为“鸟”,为孔安国之误解,“夷”为东夷人;“河”古代惟指*河;“碣石”,入海之标志,可作碑用。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信奉鸟为图腾的东夷人,以皮服为贡品,以九河为贡道,以碣石为标志,沿河而上入中原,纳贡称臣。*河的走向是从太行、恒山,流于华北平原,至渤海西岸碣石入海。总之,《禹贡》之碣石为大禹治水之标志山、海畔山。
关于历史争论
《禹贡》一句:“冀州:……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曹操一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一句、这一首使碣石名声大躁,引发了千百年的“《禹贡》碣石谜案”。碣石在哪里,众说纷纭,主要有:
一说在河北昌黎县。这是主流派,其代表人物班固、文颖等。“碣石在辽西絫县”。(《汉书·武帝纪》文颖曰,今河北昌黎县)。“昌黎碣石”有“枕海天桥柱”(《水经注·濡水》,《禹贡锥指》称为小碣石)、县北十里“仙人台”(府志)、县西北五十里(《明一统志》)等说法。《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编者叹言:“皆言在昌黎境,而又各不同。”
一说在河北乐亭县。“右北平骊城县,大揭石在西南”(《汉书·地理志》,今河北乐亭县境。《禹贡锥指》:骊城之山称大碣石)
一说在河北藁城县。“常山九门县,碣石山,战国策云在县界。”(《后汉书·郡国志》,在今河北藁城县境。今九门无此山。)
一说在河北卢龙县。“北平卢龙县有碣石”(《隋书·地理志》,今河北卢龙县)。《清一统志》云:卢龙不滨海,今县志亦无此山。
一说在河北抚宁县。“碣石在辽西临榆南水中”(郭璞注《山海经》,今河北抚宁县境)。
一说在北京大兴县。“碣石,在幽州薊县西三十五里,蓟县故城在今京兆大兴县西南。”(《史记正义》,今北京大兴县西南)。
一说在辽宁凌源县。“营州柳城县有碣石山”(《唐书·地理志》,今辽宁凌源县)。
一说在朝鲜。“大康地志,乐浪遂城县有碣石,长城所起。”(《史记案隐》,今朝鲜西江郡西咸从里)。
一说“沦于海”、“没入陆”。“沦于海”说,主要以郦道元为代表,朱熹弟子蔡沈也支持此说,胡渭也臆创古无渤海,属凭空编造的故事。他们讲:古代渤海为一陆地,“九河”在此陆地流淌,至于海,有碣石为标识。后来,发生了大的地壳变动,沉为渤海湾,所以九河没了,碣石也没了。“没入陆”说讲:约在郦道元之后的北魏晚期,碣石不再成为登临胜地,终于被全部埋没在陆地了。此说听起来也有点道理,一是知“九河”是沿*河而来,二是知“碣石”为“九河”入海处的海畔山,乃不想地未沦之前,既无古地、古国可指,沦之后,又无年代、记载足证。“沦于海”、“没入陆”,都是臆想之词,以销“九河、碣石”谜案。
还有“山东无棣说”。无棣马谷山即碣石山,这是少数派、逆流派,但是是惟一正确的一派。其代表人物为伏琛、顾炎武、程大昌以及谭其骧、何幼琦、奚柳芳、安作璋教授等。
“山东海丰县马谷山,即大碣石。合于《禹贡》入海之文,断为碣石。’”(顾炎武《肇域志》,今无棣县马谷山)。无棣碣石山位于县城北30公里处,海拔63.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现距海25公里,古时近河傍海,突兀而立,是鲁北平原惟一的一座山体,它形成于距今73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属岩浆中心式喷发形成的圆锥状火山穹丘,是山东省内少见的第四纪火山中最为年轻的一座火山,也是华北平原惟一露头的火山,其喷发物为火山弹、火山灰、火山砾岩及火山熔岩,岩性为暗褐色霞石岩,属蓝宝石矿山,极具地学价值,对揭示鲁北平原、*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过程,追溯近代人类活动踪迹及火山岩科研教学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人文地理意义。年3月2日,被山东省人民*府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上述众多意见,总而言之,其实就是两个派系,一是《禹贡》碣石在河北昌黎,一是《禹贡》碣石在山东无棣。
为什么无棣碣石这么一座名山会被历史湮没呢?究其根源有二:
一是在于自春秋以后,此山多次更名,远古称碣石,春秋称无棣,魏晋称盐山,唐宋称马谷,明清称大山,故后人愈来愈淡漠了。
二是,碣石错位源于班固,始于文颖。班固写《汉书·地理志》,在“右北平骊成县”下载:“大揭石山在县西南。莽曰揭石。”后人到处找不到碣石,即以《汉书·地理志》所载“大揭石山”,改作“大碣石山”。什么抚宁、乐亭、兴城等地之说,也相继起纷争。其后的《隋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等正史均记昌黎有“碣石山”。然而,此“碣石”非《禹贡》中“夹右碣石入于河”之“碣石”。清同治年进士、岳麓书院院长王先谦先生精研《汉书》,并著有《汉书补注》一书,他发现《汉书·地理志》所标古地名有“成例”,即凡是《禹贡》中提到的地名,均在前面冠以《禹贡》两字。例如:“临洮《禹贡》王屋山在西北”、“钜鹿《禹贡》大陆泽在东北,《禹贡》恒水所出”、“《禹贡》岐山”等等,查《禹贡》篇字,山川名称数以百计,《汉书》中冠以《禹贡》二字的38个,而《汉书》“右北平骊城大揭石在县西南”中,并未冠以《禹贡》二字,且“揭”不同于“碣”。这说明班固并未认为该山是《禹贡》碣石。那么,真正的错误在哪里呢?在于东汉未年的大学问家文颖和善纂江山、又纂山川的王莽。《汉书·武帝纪》条下文颖注云:“碣石在累县,…著海旁”始于班异。后者言碣石在昌黎者,皆从颖说。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昌黎“碣石”与《禹贡》之“夹右碣石”名实不符,然证之不足,于是又出现了“沦于海”和“没于平陆”之说,且载之于籍,误传千年。加之,如上所述的无棣碣石,自春秋以后,几更其名,仅“大山”之称也已经有岁之久;以及与《禹贡》“碣石”密切相连的*河屡徙,故迹填湮。使后人找不到“碣石”之确切位置,故考证“碣石”,不得其解。
关于《禹贡》九河
*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卡日曲,全长公里,在山东北部入渤海。上游应为一条主干,而到入海处,则是有若干支流组成,称为“九河”。*河历史上经常决口,有文字纪录就有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形成自河南巩县为顶点,北至天津,南至徐淮的扇形*河冲泛区,即北到海河、南到淮河,大的*河三角洲。“九河”在三角洲上,无棣属“九河”末稍。《尔雅·释水》中所载九河谓:“徒骇、太史、马颊、覆鬴(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九条。九河也许并非确数,而系概指。古人常以“九”泛指,如“九天”、“九道”、“九泽”、“九州”等等。所谓九河,水盛则漫衍,水衰则数道分流,或者径流独注。其实,径流也屡决屡徙,频繁往复于古冀、兖之域。自汉代以来,讲求九河者甚详,或新河冠以旧名,或一地互为多说。随着人们地理知识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此域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陆地沉沦,碣石、九河未“沦于海”。九河的小三角洲,其范围即今河间、沧州、德州以东,天津以南,东营以北的广袤地区。九河既然不出这个地区,那么,碣石也不会愈此而挪移新址。无棣县的自然河流,一直保留着徒骇、马颊、钩盘、覆釜、鬲津等古老的名称,即“禹河故道”,从而证明这些古老的名称与无棣有着“古老深远的渊源”。现无棣碣石山脚下,仍流淌着三条大河,即漳卫新河(鬲津河)、马颊河、德惠新河(老马颊河)。古九河彼堙此辟,此堙彼辟,往复堙辟无计,后世已无法求九河故迹原道于地表。九河堙地不可辨,而古九河区域内舍无棣碣石山外,别无其它可作标识。
关于无棣沿革
无棣位于山东省最北部,紧靠渤海湾,在冀鲁边界,与河北省隔古鬲津河相望。历史上或齐、或燕、或鲁。“无棣”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左氏传·僖公四年》,即公元前年。齐伐楚管仲言于楚使曰:“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管仲“四至”始有无棣之说,其三至皆河海、山陵,以南履对文推之,穆陵、无棣均为山川,无棣其为山名无疑。隋开皇六年(公元年),置无棣县。“无棣”二字解释诸多:一解为“广漠无尽”或“不毛之地”。一解为“无棣”即“广被棠棣”。“无”通“芜”。《说文》:“无,奇字無也。”小篆作“ ”。“ ,丰也;廿廿,数之积也;林者,木之多也。”《辞海》称:棣,棠棣,落叶灌木。我们赞同后一种说法,古代无棣区域处于*河下游,河流密布,气候温和。年3月6日,考古人员在无棣东南十几公里处阳信李屋遗址清理了晚商、春秋、战国、两汉、宋元时期墓葬34座,出土了铜器、玉器、瓷器、陶器、骨器、蚌器、卜骨、卜甲数百件。该遗址还发现有大量牛、猪、狗、鱼骨以及蚌壳、鹿角,为复原该地区三千年前的自然景观提供了科学资料。据考古人员初步分析,由于此地发现了大量的蚌壳、麋鹿骨胳,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可知此地在晚商时应属亚热带气候,气温比现在要高很多,是靠海非常近的一个气候湿润、湖泊众多、水草丰美的地带。由该地出土蚌壳多为河蚌分析,此地当时也是一处河流密布的地方。鬲津河北侧曾出土过大象牙、古船。因“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商、周时又在其西设饶安邑,汉时又改置饶安县。由此可见,无棣古时“树林丛生,百草丰茂”、“广被棠棣”是可能的。
二、正本清源
交待了背景资料之后,下面我谈主题,这就是《禹贡》碣石在无棣;曹操东临之碣石在无棣。
《禹贡》碣石在无棣
第一,从历代学者的经典著作、历史资料中看《禹贡》碣石在无棣
最早提出此山为《禹贡》之碣石的是晋人伏琛,其著《齐地记》云:“勃海郡东有碣石,谓之勃碣。”(勃海郡驻所在南皮北、沧州南,距碣石50公里。)
唐永徽年间,刘文伟在无棣县任职时,经实地考察,“以马谷山在九河入海处,断为碣石无疑。”
《山东通志》记载:“马谷山,在山东无棣县城北六十里,一名大山。山西南半麓有洞广二丈余,深不可测,相传古有龙马从此出,故以为名。《肇域志》以为即碣石也。”
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马谷山”、“碣石”等条目中,均记载无棣马谷山为碣石。
《无棣县志》记载:“马谷山,在县北六十里。《齐乘》有大山,在无棣县,即此山。山高三里许,周六七里。山半东西两峰,西峰下有洞,广二丈,深四五丈许。相传有龙马自中出,故名马谷山。后两脊环抱,陂陀而下,至半岩为钓台,其中平田数亩,外周石齿嶙峋,东西两涧深数丈。《肇域志》以为古碣石也。”
《盐山县志》记载:“唐尧时,此山距海口十余里,为导航标识之山,人称碣石山。”
教育家、方志学家、盐山县人贾恩绂(佩卿)所编纂《盐山新志》(年版)载:“召陵一役,管子四至始有无棣之说。其三至皆河海山陵。…九河入海之区,延袤数百里,平衍无山,惟一童山矗海之右可为表识,古号碣石,后名马谷者是也。无棣、穆陵均为以山川表封,审是,即碣石之异名也。曰海隅、曰无棣,乃此邦最古之名称。”《盐山新志》还载其《碣石辨》(上、下)一文,上篇从方隅形势道理进行分析,下篇列举谬厥六端,一针见血地驳斥了“沦于海”、“没于陆”以及其他学说的种种穿凿附会和臆想之词,充分论述了《禹贡》碣石在无棣的正确性。
历代舆地图也清晰标注了九河的大体位置。《禹迹图》、《华夷图》是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标注了*河的走向。《禹迹图》所绘海岸和河流形状,较《华夷图》更为接近实际,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现存于西安碑林。两图所描绘的九河入海位置,均在渤海西岸,今天津以南、东营以北,所以碣石的位置不会在他处。
《禹贡山川地理图》南宋程大昌撰,年成书,是宋代编绘印制的一部历史地图集,宋人研究《禹贡》的重要成果。原收5卷,3l图。中经散失后,后人改编为2
卷,仅存28图(目录为30图)。作者论证《禹贡》山川,取前人旧说绘图,详加辩证,另定新图。各图中主要表现《禹贡》中山、河、湖、海及九州界域等。采用中国古代地图传统形象绘画法,又以文字注记区别古今内容,如《禹贡》九州用阴文表示,宋代建置用阳文显示,地名套以黑圈,山河名加方框。河道变迁处辅以文字说明。其所载《冀州夹右碣石图》将《禹贡》碣石明确标在古兖、冀交界,*河入海处右侧,今无棣碣石山位置。
景以恩编著的《炎*虞夏根在海岱新考》有一幅《炎*虞夏形势略图》,这是景以恩先生结合何幼琦等著名学者和自己多年的研究绘制的一幅综合图,《禹贡》碣石就标注在今无棣县碣石山的位置。何幼琦《海经新探》(《历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二期)载:“前人认为禹河在章武(今沧县附近)入海,把碣石的位置说得离谱很远和《禹贡》的碣石沾不上边。排除了各种错误的说法,可以确定,在《海经》的时期,河水是夺马颊河入海的,河水所入的积石山、碣石山,就是今无棣县北的马谷山。”离扬《禹贡成文浅议》载:“昌黎碣石位于滦河水系下游,而在滦河水系与海河水系之间存在一道约五六米高差的隆起,形成两大水系的自然的分水。
‘引滦入津’工程为了越过这一地段,不得不在引水渠上设立若干提水站。由于这一隆起的存在,我们可以肯定无论史前*河在渤海的入海口如何靠北,都不可能在昌黎碣石附近入海。这样从天津向南数百公里内,只有无棣的碣石山才是《禹贡》碣石之所在。从昌黎碣石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主流观点,可见古人对于地势之不敏感。”
顾炎武《山东肇域志》对《禹贡》碣石在山东无棣的论述,最为有理、有据,至今无有出其右者。一些史志的编者是见到顾炎武的分析后,才意识到“河道自在渤海西岸,碣石自在渤海北岸”的错误,所以在以后出版的书籍中认同的顾炎武的观点。
顾炎武(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晚年居华阴),明末清初大学者、大地理学家。明崇祯十二年()至康熙十二年()受聘主纂《山东通志》,耗时30余年。其间,实地考察山东十余年,利用志局“郡邑之书颇备”的有利条件,参考诸家著说,尤留心当地山川古迹调查,著述《山东肇域志》
(顾炎武著,清王雪舫抄本,韩应陛跋,藏于国家图书馆,书号,全书六卷,每府为一卷,府下列州,州下列县)在“海丰县”(今山东省无棣县)条目中写道:
海丰县州东北六十里,本元之无棣县,改今名。
北一百五十里,有大沽河海口巡司。
北六十里,有马谷山,亦名大山,高三里,周六、七里,山半有洞,广二丈余,深不可测。刘世伟曰:此即古之碣石也。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又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是其在九河之末,入海之口,明矣。传者以为在辽西骊城之地,而郦道元又谓九河碣石苞沦于海。夫事无所证,当求之迹;迹有不明,当度之理。以迹而论,九河故道,俱在德、棣之间,而碣石不当复在他境;以理而论,禹之治水,行所无事,齐地洿下滨海,以禹之智,不从此入,而反转绕千里之外,乃自北平而入海耶?况地势北高,无行水之道,今自直沽以北,水皆南注,北平地高,则河又奚由而达耶。又云,碣石已去岸五百里。审如是,当在麻姑岛以东、塔山大洋以南,而海道图经,又无此山,则此语尤不足信矣。今此山既在九河之下,而又巍然独出于海滨之上,其为碣石无疑。太史公亦言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其时去三代未远,当有所见,今济南青州之北,正古之所谓渤海也。
西北十五里有无棣沟,通海,隋末废。唐永徽元年,刺史薛大鼎开,今复淤。
在嘉庆年间重修《大清一统志》时,此书资料即被广泛采集,其观点才被广为传播。年,谭其骧先生提出整理出版《肇域志》的建议,并被列为全国重点项目,年,终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禹贡》碣石在无棣,自古至今,诸多学者在探讨、论证,惟有顾氏最为精辟、准确。顾氏学说的意思为:碣石在九河之末,入海之口。以迹而论,九河故道,俱在德、棣之间,而碣石不当复在他境;以理而论,齐地洿下滨海,禹之治水,不从此入,难道会反转绕千里之外,乃自北平而入海耶?况且地势北高,无行水之道,直沽以北,水皆南注,河水如何越过高地?现在马谷山既在九河之下,而又巍然独出于海滨之上,其为碣石无疑。
第二,从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歌、词赋中看《禹贡》碣石在无棣
无棣碣石虽山体不大、海拔不高,但由于方圆数百里尽为平原,独此一峰耸立挺拔,景色宜人,也就格外突出,在以往的历史中,这座山一直作为无棣的地理标志而引起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