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绿色庆阳middot美丽家园丨建
TUhjnbcbe - 2021/4/11 18:02:00


  5月18日至5月5日,陇东报社“绿色庆阳·美丽家园”六·五环境日全媒体主题采访组,分为五组,以“绿色庆阳、美丽家园”为主题,深入到各县(区),集中开展庆阳市生态环境建设成就宣传。


  6月日,本报推出第五期“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全媒体主题报道。

数说

生态经济

作者:李卿

以“绿”生“金”

——庆阳市加强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初夏的庆阳大地,草木葱茏,山青水绿。放眼望去,山顶沟壑青翠欲滴、碧绿养眼;大大小小的种植基地里,各类植物生机勃勃,农民穿梭其中辛勤劳作。

如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群众口袋里的“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脱贫攻坚行动,通过生态扶贫,群众依托当地生态条件,走出一条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赢”的路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庆阳的植被覆盖率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农业效益不断提升,农民人人有活干,户户有收入,以“绿”生“金”,脱贫奔小康。

植树添绿守住“无价宝”

站在正宁县周家镇大璋村万亩生态造林示范片带上远眺,满山皆绿。57岁的生态护林员薛小运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上,眼睛不停地在树林里扫视。

薛小运是正宁县周家镇大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他成为当地的生态护林员,这个岗位每年可以给他带来元的工资收入。

薛小运心里有一本账——以前只靠种地,一年收入也就1万元左右。近两年,除了种地,退耕还林的奖补资金,再加上生态护林员的工资,一年收入能达到万多元。年,薛小运顺利脱了贫。今年,他在自家8亩地里种上了中药材,“日子会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周家镇大璋村生态造林工程依托植被恢复造林、公益林补植等项目,涉及大璋、周家、梁家个行*村,目前已完成工程主体建设任务,营造人工林亩。

“当护林员不只是多了一份收入,更多了一份责任。”薛小运笑着说,“以前山上光秃秃的,现在栽植的油松、国槐等苗木基本上都活了,山绿了,环境越来越漂亮了。”

近年来,我市将林业产业纳入林业改革发展大局,以“大地增绿、职工增收、农民致富”为目标,大力发展以经济林果和林下经济为主的林业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同发展。

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大坪组的经济林培育工程是西峰区林草局今年实施的有效提高群众收入的帮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万元,占地亩,栽植红娘子杏、云杉、国槐、皂角树等经济苗木5.5万棵。预计明年红娘子杏树就可挂果,届时不仅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也能极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华池县元城镇白掌苗林产业示范点集中连片建设面积达8亩,以培育亩油松大苗为主,示范种植苹果亩、核桃70亩、银杏10亩、葡萄0亩。同时成立苗林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亩,示范推广林经间作亩、林药间作00亩,通过林果结合、林下间作,目前示范点建设已初见成效,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01年,我市启动实施了“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规划每年利用宜林荒山造林万亩,到00年累计造林万亩。截至年底,已完成造林60万亩,全部成林后森林覆盖率可提高7.6个百分点以上。农户每年通过销售苗木、参与造林管护等,实现劳务收入亿元以上。

生态产业结出“幸福果”

5月日,记者走进华池县五蛟镇刘家湾村,公路旁边的一片田地里,十几名工人正忙着在金银花地里除草,刘家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丽就是其中一个。

王丽告诉记者,自从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成立后,打工的活就没缺过,村里的妇女、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我家的6亩地流转给了公司,每年年底享受分红,我每天还可以来公司打工,日工资元。不仅赚了钱,还能照顾家里,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王丽说。

中医中药产业是00年全市推进发展的十大生态产业之一。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华池县出台了各类奖补*策,引进建办盘龙、银旺、恒烽家中药材企业,建立合作社11个,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山庄乡山庄村、五蛟镇刘家湾村、怀安乡怀安村建立中药材新技术创新示范与标准化示范园各1处,辐射带动全县15个乡镇96个村00户种植*芪、板蓝根、柴胡、*芩、*参、苦参、桔梗等中药材10万亩,户均实现增收元以上。

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还坚持以中药材参与经济林建设,在绿化荒山的同时为广大群众种下不断生长的“金山银山”,在五蛟镇蒋塬村及刘家湾村建立金银花与油松、山杏间作林一万余亩,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如今,在全市,有越来越多的乡镇发展生态产业,推动村庄“绿色蝶变”。

生态旅游趟出“致富路”

“家里养的猪和土鸡很受游客欢迎,每天都有人打电话预订,就靠卖猪肉、土鸡和土鸡蛋,我家一年能增收1万元。”正宁县三嘉乡关川村脱贫户郑新民自信地对记者说。

三嘉乡大力发展避暑、养生、休闲生态旅游,投资多万元实施支*河川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建成了蓝瓦白墙相间、整齐统一的明清仿古民居和十里荷花湾、吊桥、水车、空中浮桥、瀑布等景点。已建成的生态人文旅游景点日接待游客量00多人次,带动川区00多人就近务工。

三嘉乡的名片越擦越亮,这几年到这里来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郑新民所在的关川村就搭上了这趟生态旅游的发展快车。

每年的三四月,在西峰区蒲河川区,古朴的街道、蜿蜒的蒲河、依山而建的新房、绿树掩映下的戏台、成方成块的花海,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

谁能想到,四五年前的这里,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丰富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不识”。为唤醒“沉睡”的资源,西峰区借助精准扶贫东风,以蒲河川区分布的南小河沟—巴家嘴水库—北石窟寺—南小河沟度假村—黑老锅冰窟景区为节点,开发建设了一批颇受游客欢迎的景点,带动沿线10多个村连片发展旅游产业。

“在旅游旺季,全村开办的农家乐达到14家,年收入均在4万至5万元之间。”毛寺村*支书记毛颖敏介绍。

丰富的乡村资源、秀丽的田园风光,让蒲河川乡村旅游步入了快车道,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美丽景区。看着家乡的变化,毛寺村村民毛锦洲乐呵呵地说:“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多了,我们的收入自然就上去了。”

记者了解到,我市在生态旅游开发中,不断加强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务、文化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从资源环境保护、旅游经济价值、满足游客需求角度策划旅游产品,着力推动全市生态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据统计,全市大小生态旅游点多达多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已占到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的70%以上,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主体,在旅游产业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抓手,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共带动94名群众实现了就业增收。

西峰区什社乡庆丰村三姓林果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作物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点,利用树枝、尾菜、禽畜粪便等生物原料制作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温泉镇秀湖山庄生态养殖合作社放养珍珠鸡,种植杏树、梨树、桃树等杂果,经营休闲垂钓、生态旅游园,打造林下经济示范点,年纯收入60多万元,带动周边多户农民每户年增收元……

日前,市委、市*府制定出台了《庆阳市发展十大生态产业00年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生态型产业,用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式解决生态问题。全市各县(区)围绕“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发生态财”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山上长出“金叶叶”,田里结出“幸福果”。

《庆阳视频:以“绿”生“金”奔小康》作者:陈飞米静周怀生:发展特色林果做活生态文章

站在华池县元城镇白掌村的山岭高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绿的海洋。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成片的荒地,大风吹过,便是沙尘暴。让这片荒山穿上“绿衣裳”,变身绿色海洋的,是周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周怀生。

今年45岁的周怀生,虽曾多年在外漂泊,但一直将故乡的这片土地藏在心底,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偶然的一次机会,周怀生在山东临沂参观了一家苗林种植合作社,他们利用山地发展特色林果经济,为群众带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想起家乡大片的荒山秃岭,周怀生的心中有了主意,“如果我把家门口的荒山荒地利用起来,发展特色林果,不仅能帮着乡亲们致富,还能给子孙留下绿水青山。”

周怀生的想法与全市实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规划目标不谋而合。年,周怀生拿出早年在建筑行业打拼时积攒的万元,成立了周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亩,种上了油松、苹果、核桃、银杏、葡萄等经济林,实行林经间作、林药间作,建立了以经养林、以药养林的经营模式。

特色林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合作社经营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周怀生毅然扛起了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责任。6年来,合作社先后吸纳16户贫困户就业,并通过土地入股、务工等方式,为乡亲们创收。

由于父亲患有脑血栓,身边必须有人照顾,贫困户白玉堂辞掉了在外当厨师的工作,回到家里,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年,他将自家7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周怀生,还抽空前来务工。“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元,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能做改善家乡环境的工作,我真的很开心。”白玉堂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伴着煦日和风,闻着树木清香,踏着与乡亲共同致富之路,而今的周怀生心底无比踏实。“相比投入,我回收的资金只是很少一部分,但我相信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建设家乡的道路依旧漫长,只要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这片大山一定会变成一座‘金山’。”周怀生说。

乔河乡:撂荒山地变成“绿色银行”

华池县乔河乡地处县城北部陕、甘交界的分水岭处,这里群山绵延,沟壑纵横。5月1日,记者驱车穿行在群山之间,只见往日光秃秃的山梁上披上了层层“绿装”,蓝天白云下,一面面坡、一道道梁,松柏挺拔,郁郁葱葱,宛如一个“森林氧吧”,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

乔河乡围绕全县“百万亩苗林产业”目标,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整流域推进的思路,以年建成的火石沟门亩苗林基地为“原点”,继续向周边延伸开发苗林产业示范点0亩,全乡现已建成苗林基地1万多亩,在绿化土地、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成为全乡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火石沟门村村民杨如厚是乔河乡的苗林产业带头人,他从开始,先后流转撂荒山地亩,栽植油松、樟子松、沙棘、刺槐等经济苗木44万株。村民以土地入股,年终参与劳务、土地分红,近两年来,已给当地农户户均创收4元。“苗林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加上旱地苗木生长缓慢,对产业发展来说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旱地苗木生长缓慢的劣势也是优势,因为苗木生长缓慢有利于形成树形,反而能提高苗木的价值。去年,我出售给北京的00多棵油松,卖了二三十万元,就是因为苗木树形好、质量高。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一棵.5至米的油松售价可达到多元。”杨如厚说。

满山遍野的苗木是乔河乡群众储存的绿色财富。在*府扶持引导和产业大户的带动下,乔河乡生态产业渐成规模,农户纷纷利用自家坡地、荒山栽植经济苗木。为多途径带动苗林产业持续发展,乔河乡依托华池县森茂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和森泰苗林产业合作社,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牵头,企业负责苗木购买、栽植,农户自愿参与,以土地入股,企业返聘农户进行栽植,双方共同管护,按梯田、撂荒地4:6,荒山地:7的比例分配收益。同时农户还以现有土地承包权为主,按照“谁栽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栽植。

良好的生态,既是宝贵的发展资源,也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开发,乔河乡在苗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挖大补小”的原则,形成苗林产业循环开发、群众循环受益的良性格局,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鄢旗坳村:推行生态种养挖掘“绿色”财富

5月5日,在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的大葱种植基地,一台崭新的大葱种植机正在田间作业,在种植机的辅助下,一茬茬葱苗被整齐快速地插进田里。

“去年我们从山东引进大葱品种试种了亩,没想到收益非常好,亩均收益达到至元,比种植玉米高出至倍。”鄢旗坳村大葱种植合作社技术指导李宏涛说。

在董志塬试种大葱,是鄢旗坳村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行“一村一品”的战略布局之一。“我们村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新建了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走出了一条‘合作社服务、市场引导、能人带动、*策扶持、规模养殖’的发展路子,形成了‘畜-沼-果’‘畜-沼-菜’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我们的大葱就是按照‘畜-沼-菜’的无公害模式种植的。目前,由于种植面积小,主要供应本地市场,明年,大葱种植规模至少要达到00亩。”鄢旗坳村村委会副主任孙守璋说。

走进示范园区的蘑菇棚,蘑菇的清香扑面而来,一簇簇菇朵犹如一朵朵“小伞”盛开在菌棒上。说起种植蘑菇的效益,种植户张尕斌乐得合不拢嘴。张尕斌种了年蘑菇,去年来到鄢旗坳村,建起了5个蘑菇大棚,一天能采收蘑菇斤,除去工人劳务工资,一年收入10多万元。

鄢旗坳村通过不断加快循环农业发展步伐,带动农业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庆阳碧春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动化养殖、沼液生产为一体的新型农牧企业。公司于年成立,以每亩地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0多亩,新建标准化养殖车间5个。标准化的兔舍、全自动化的养兔模式,使得整个兔舍干净清洁,丝毫没有想象中的难闻气味和污水横流。

该公司负责人高晨露介绍:“我们注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形成了将兔粪转化为有机肥、再将有机肥施用于生态种植的农业循环体系。”

鄢旗坳村地处西峰北郊,土地平展、交通便利,具有集中连片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有利条件,村上早在年就建起了养殖小区,引导农户集中养殖。为了让养殖业提质增效,村“两委”经过多次商议后决定,对养殖小区进行了提质改造,同时招引现代化农牧企业落户。截至目前,全村91户村民,从事养殖业的达到10多户,全村成立养殖合作社8个,年产农家肥吨,养殖业年总收入达到5万元。

绿色庆阳·美丽家园①丨那山、那林、那人,绿色大地上的绿色故事

绿色庆阳·美丽家园②丨“三大革命”让庆阳乡村展颜值!增内涵!提气质!

绿色庆阳·美丽家园③丨保塬、治沟、净水,庆阳全面打响新时代*河保卫战!

绿色庆阳·美丽家园④丨封井复绿、回收增效、严守底线!庆阳走出能源开发绿色之路文稿丨记者李博芬郑朝静实习生唐晓庆图片丨记者陈飞郑朝静视频丨记者李卿陈飞见习记者米静审核丨郝芳发布丨马瑶

陇东报社新媒体部

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色庆阳middot美丽家园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