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刘建峰西峰区学校师资配备与农村教育可持续
TUhjnbcbe - 2021/4/10 3:21:00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摘要:师资是学校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有力保障,也是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西峰区农村尤其是偏远乡村,师资一直以来就是困扰部分学校和各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师资分布明显呈现出趋向化、集中化,条件好学校师资充裕,条件艰苦的学校师资紧缺,导致在师资总量缺口不大的情况下仍有一部分学校不能得到足够师资的有力支持,从而影响到这部分学校教育的正常、持续发展,拉大了与其它学校之间的差距。目前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抓教育质量,农村教育就成为重头戏。农村教育的瓶颈在教师,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师资质量和水平就成为现阶段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践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现实选择和关键所在。

关键词:教育投入布局调整可持续发展探索

师资是学校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有力保障,也是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农村尤其是偏远乡村,师资一直以来就是困扰部分学校和各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就一个乡镇而言,师资分布明显呈现出趋向化、集中化,条件好学校师资充裕,条件艰苦的学校师资紧缺,导致在师资总量缺口不大的情况下仍有一部分学校不能得到足够师资的有力支持,从而影响到这部分学校教育的正常、持续发展,拉大了与其它学校之间的差距。要发展教育事业,抓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村教育无论如何是重头戏。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教师,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师资质量和水平就成为现阶段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践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现实选择和关键所在。

一.配备现状

1.教师队伍。西峰区教师总人数人,其中:农村教师人数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3%。学生总人数人,其中:农村学生总人数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0%。全区农村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均为%,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和99.2%,年以来新补充的教师学历合格率为%;小学、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均为%,小学、初中生师比均为13:1,小学、初中各学科教师按课程设置和要求配足配齐。

2.教师培训。把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采取公开招考、考察选调的办法,全面加强教师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年以来,共招考签约补充教师名,选调区外高中骨干教师66人;出台了《西峰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采取待岗培训、评聘分离、绩效工资、干部竞争上岗等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育人事管理机制。建立了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学历达标培训、脱产进修、在职进修等长效机制。三年来,累计投入培训资金万元,举办各类教师培训活动15期,组织了千名师生代表“观世博、知世界、建西峰”活动、千名教师赴杜郎口学课改、名师生前往西安接受培训,60名骨干教师和校长到上海接受培训,名农村音体美教师暑期接受专业培训等12次大规模的教师学习培训,累计培训教师0多人(次)。先后邀请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教育家魏书生、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等10多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来峰讲学,举办各类教育研讨论坛12期。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采取思想汇报会、座谈会、辅导讲座、优秀教师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了市级师德标兵18人,区级师德标兵26人,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打破了城乡师生教育培训的界限,全面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3.教学条件。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7.2平方米和11.11平方米;小学、初中校舍均达到“一无两有六配套”要求;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分别达到15.2册和22.2册;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及劳动技术器材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小学、初中生均比分别为34:1、13:1,基本满足学校教学需求。另外还重点改扩建了陇东职专,整合了区内两所国家级职业中专资源,建办了职教中心,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促进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快速发展,形成职业学校为龙头,各类短训机构和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补充的成人教育新格局。把脱盲人员巩固提高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职业学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开展计算机、驾驶、农林、畜牧养殖、电器修理、建筑等涉农专业技术培训,因地办班、因需培训、因人施教,为农村培养大批“过得硬、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人才。同时,在中小学校远程教育站加挂“农村*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基地”牌子,采取“上课学生用、课余教师用、节假日农民用”的“一机三用”模式,把现代远程教育变成农村实用技术、劳动力职业技能的传授平台,提高了扫盲脱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4.教学经费。-年财*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4.2%、33.88%、27.17%、30.22%;—年地方财*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分别为37.37%、18.23%、31.04%,教育拨款增长比例分别为30.29%、19.87%、15.99%,年,迎国检专项投入万元,城市教育附加费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10万元,保障了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高于地方财*收入的增长;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均达到标准并逐年增长;近三年中央农村税费*策转移支付资金每年用于教育的比例为86%;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额实征并全部用于教育;各类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拨付、管理、使用全部到位;教职工工资及各种*策性补贴按月足额发放,无拖欠现象。年以来,先后召开书记办公会、区长办公会、*府常务会、联席会和教育工作大会等专门研究教育的会议达60多次。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规范性文件,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考虑教育、财*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实现了教育布局统一规划、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队伍统一管理、教育经费统一安排,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重点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5.教学质量。无论城区还是乡村,都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法规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没有重点校、学校没有开办重点班,无留级、乱收费及乱办班现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到99%以上,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8.8%以上;小学毕业生全部就近划片免试直升初中就读,初中毕业率为98.3%,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率达到91.99%。

二.存在问题

1.结构不合理。一是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农村教师中文化基础知识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体、音、美等艺体类、职业技术类和综合活动课学科教师却很少。个别学校对这些学科不够重视,要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二是学历结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中还有部分教师是民转公的教师,还有大部分是中专毕业生,虽然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也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事实上并没有接受完全的大专或本科的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特别是一些小学教学点,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令人担忧。尤其在偏远的乡村,“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现象更是严重。

2.分布不科学。在同一区域内,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而在城镇、乡镇*府所在地的中小学由于待遇和条件较好,教师就比较多,甚至超编导致人满为患。

3.地位不明显。虽然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有地方*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从此之后,全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全部上收到区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制基本建立起来。尽管农村教师的工资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当地农民相比,农村教师工资并不低,但与其他行业比较,农村教师的工资显然要低得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享受不到福利,即便有福利也是比较低。收入低、福利水平低不仅导致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还使他们产生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直接降低教学热情,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平衡与发展,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农村教育的质量。

4.队伍不稳定。城乡经济利收入水平的差距在拉大,导致全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不稳定,特别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日前,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城区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许多,造成教师向上流动。区级的向市级、乡镇的向城区流动,“骨干教师向城区,乡镇教师往城镇挤,农村中小学成为向城市输送优质师资的培训基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自古依然,农村教师是理性的个体,他们通过社会流动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无可厚非,但这种逆向流动却导致农村的教育质量就会持续处于低谷,加剧了农村教育的生存环境。

5.适应性不强。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充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个别校长的办学理念还不够先进,管理水平还不上档次,学生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未得到足够重视,能力发展、素质教育、个性培育等人才培养的难点问题有待突破;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教学方式还比较陈旧,教学水平还比较低下,学生的学业负担偏重,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学习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尚需加强;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型教师的培育机制有待创新和突破。

三.对策建议

1.促进结构优化原则。所谓结构优化原则,是指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各个要素与整体结构以及诸要素之间的比例合理、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育质量和效果。一是要求农村教师队伍中老、中、青有适当的比例。目前农村学校老年、青年教师偏多,希望各级*府在今后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二是要求农村教师性别结构有适当的比例。目前农村教师普遍男教师偏多,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三是要求各学科之间的互补,不应该把专业划分的又窄又细。四是要提高学历结构,又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还应吸纳不同院校毕业生加入到农村教育中去,从教师来源上就避免了近亲繁殖。只有坚持结构优化原则,才能使全区农村教师队伍最大地发挥效力,促进全区农村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科学使用工作,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强化编制管理,规范、精干、高效地配置教师队伍;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度、竞争上岗制度,完善教职工职务聘任制度;加快用人制度、评价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创新校长和教师培训模式,积极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全面提升校长和教师专业化素质。各校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深化校本研训活动,立足岗位实践,积极探索并实施以“问题研究、课题驱动、项目引领”为模式的研训一体化专业发展机制;建立在职教师专业水平定期考试考核制度,促进广大教师自觉主动发展。探索名校长、名教师成长路径,实施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育工程。加快教师研训机构建设。建立研训人员定期培训提高制度,提升研训机构整体服务与指导功能,高效履行全区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教研、教育科研、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与指导工作职责,并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有效指导与评价。建立高效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

3.提升教师素质水平。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教师从生存阶段向发展阶段转型的根本保障。首先,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进修和培训机构。各级*府应该大力扶持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教师培训机构。其次,教育行*部门还应该重视并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如对不同学科、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分期分阶段培训,对参加教师培训的农村教师进行考核等。最后,还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应承担的项目或比例,运用制度化的手段确保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例如,教师学历学位提高培训以教师个人付费为主,*府适当支持;非学历提高培训以各级*府财*投人为主,少量的收费必须严格控制;新课程师资培训等专项培训必须由*府来负担全部的费用,培训经费要全额列入财*预算并予以保证。

4.提高社会地位认知。区委、区*府进一步确立西峰教育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构建和谐西峰的重要作用,将教育发展置于全区各项工作中的优先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教育*策的支持力度和教育成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为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制环境和*策环境;秉承西峰尊师重教传统,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新局面。大力表彰优秀那村教师,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得农村教师的劳动受到全社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建峰西峰区学校师资配备与农村教育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