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刘建峰探索西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TUhjnbcbe - 2021/3/14 16:57:00
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科学发展和办好中职教育,全区上下一直在稳妥积极地探索。全文主要通过对全区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关键词: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委、区*府非常重视中职教育的发展,全区农村人口多,发展中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尤其是在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前提下,中职教育的地位更为突出和重要。但是当前全区中职教育的发展形势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为此我们要紧跟形势,顺应潮流,继续发展和办好中职教育,真正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服务。一、发展现状1、学校基本情况。截止年2月底,西峰区具有招生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共一所——西峰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该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陇东地区唯一一所中德合作项目学校。年8月,按照区委、区*府教育结构布局调整部署,陇东职业中专与另一所区属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西峰职业中专整合,实现了中职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功能,促进我区中职教育规模化发展。学校现占地亩,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亿元,实习实践室34个。现有教职工人,在校学生多名。2、专业设置情况。开设有信息技术类、机电轻工类、艺术服务类、能源工程类、机械制造类等12大类33个专业,建校以来,累计向社会输送实用技术人3.8万余名,就业率达98%,为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3、培训基本情况。该校始终坚持走“开放式”的路子,先后有17人(次)亲赴世界职教之乡—德国学习取经,有人次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项目点接受了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涉及43个专业;学校共承办赛会27期培训班,培训西部职教师资人;我校有4人参加了为期两年的零基础转岗培训,5人参加了德国工长培训;与赛会合作,举办了两期庆阳市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全市骨干教师68人;与妇联合作,赛会出资,我校承办了两期下岗女工及农村妇女再就业培训班,培训学员38人,涉及电子、服装两个专业;与赛会联办的专业,由最初的汽车维修专业拓展到现在的焊接技术、电子电工、服装、护理等5个专业。有27名老师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有30名老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55名老师参加了转岗培训。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自年以来,区*府投资多万元,建成3.4万平方米的框架结构综合教学楼一幢、标准学生公寓楼三幢、学生实训实验楼一幢、学生餐厅一幢,投入使用后,学校办学规模将达到多人以上。二、存在问题1、制度建设缺乏前瞻性。虽然国家颁布了多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且执行不力,中职教育运行仍然缺乏软环境支持。如在企业用工时,就存在“就业陷阱”、“虚假订单”等失范现象。一些用人单位以“虚假订单”把学生骗去,却不按事先的承诺兑现待遇,或者在干满一年试用期后以种种理由把学生推辞。而相关的法律约束还没有形成,许多出外务工的学生上当受骗后有冤无处申,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损失,也使中职学校对外边来的“订单”望而却步,增加了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家长、学生及学校对中职教育发展环境的信心。2、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就是中职教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很多受中职教育培训的人所具备的技能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教育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特点,现在的专业、课程设置、招生数量要适应的是三、四年后的市场需求。而中职学校对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少。更为严重的是,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各自为*,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使得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交叉重复,招生恶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各校一窝蜂地开办经济类课程、计算机专业等热门学科,导致低层次人才重复培养,从而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3、师资队伍缺乏系统性。目前师资队伍已远远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中职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中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中职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中职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双师型”教师亟缺。中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职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中职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4、社会认可缺乏同步性。中职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气候”,但在我区由于人们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再加上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鄙视中职教育思想,不能正确认识中职教育地位,把中职教育当作“二等教育”,导致了中职学校的生源萎缩。现实社会中,使得一部分学生热衷于普通高中,寄希望于大学好找工作;另一部分学生热衷于打工,只顾眼前利益。就读中职学校成了多数学生及家长的无奈选择,只有分数极低、连升普通高中都无望的学生才会考虑就读,中职学校成了家长为了不至于自己子女无书可读的“托管所”。甚至有的学生把中职学校看成是“婚姻介绍所”,来学校主要是玩。这些后进生有的不仅文化知识基础差,而且思想品德也差。生源质量下降,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从而给用人单位造成对中职学生的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使得中职教育的社会信誉度越来越低。5、办学资金缺乏保障性。由于办学资金缺乏,导致教学硬件不够。中职教育的核心在于“做”,要学会“做”,务必要有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基地作为平台。尤其要办特色专业、特色中职教育,就必须有配套的硬件设施,让老师能够把理论和实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些,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且设备应与社会同步,及时更新,要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员工,学生到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由于办学资金短缺,难以有效地做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如酒店专业没有实训室,初教专业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等。有的个别专业,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都未真正开展实训,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三、对策建议1、加强宣传和引导力度。一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通过多种途径、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中职教育,使各级*府的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中职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样重要,都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然要求的观念,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提高对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加强引导。应以*和国家的*策法规为依据,加大对各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协调力度,明确部门、行业组织的职责,建立严格考核机制,形成各部门、各行业密切配合、齐心合力支持中职教育的良好格局。三要鼓励学生报考中职教育学校。积极响应区*府“两免一补”*策(免学费、免住宿费、补生活费),分析就业形势,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报考中职教育学校。2、统筹规划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把中职教育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列为区*府工作重点。同时,根据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向,依据中职教育发展战略,定期制定、发布中职教育发展纲要和规划要求,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确保中职教育结构、规模、布局、专业设置的合理,并与全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3、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一要应用行*手段,制定倾斜优惠*策,利用“*策投资”为中职教育筹集资金。二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职教育经费应该遵循“财*拨一点、教育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原则,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鼓励油矿等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捐赠,为发展中职教育贡献力量。三要鼓励中职教育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创办校办企业,广泛开展勤工俭学和有偿服务,*府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培养中职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最终达到校企合一,以产养校的目标。4、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但在今后应坚持“短、平、快”,“宽、实、严”,“上挂、横联、下伸”,“长短结合”、“职前职后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的同时,还应逐步探索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1)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市场需求,本着“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按照企事业岗位需求培养人才,企事业单位无偿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2)*校合作模式。加强学校与**机关挂钩,开展对口培养、培训,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3)学校与培训中心结合模式。该模式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学生创业开辟新路。(4)校校合作模式。该模式就扩大了中职招生规模,逐步探索“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路子。(5)学校+协会+农户模式。由于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起桥梁作用,学校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搞“种、养、加”一条龙生产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6)学校+公司+农户模式。公司是龙头、组织者,公司带学校,学校带农户。公司融信息、技术、项目、资金、市场为一体,免费为农户服务,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7)学校+基地+公司+农户模式。该模式集培训、示范、经营、社区教育为一体,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帮助农民增收为宗旨,坚持以基地为依托进行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对农民做培训指导,并以公司为依托,强化市场营销,踏踏实实地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8)学校、企业、*府、教师共建基地模式。该模式找准中职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采取多种联合模式加强基地建设,实现学校和企业、农村三方良性互动是关键的。5、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学质量,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精的师资队伍,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中职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科研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学习专业技能,并且教师要转变中职教育观念,开拓进取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此外,中职教育学校可以在当地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家和能工巧匠中聘请“志愿者”作为专职教师,使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来源:甘肃经济与信息,(3)碎片经济

感谢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建峰探索西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