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秦腔,说秦音,甘肃庆阳人在外地被问最多的问题是:你是陕西的?
当然不是。但这随口漫不经心一问,却问到了庆阳人心尖尖上:庆阳每年都有“将被划归陕西”的流言,时不时便有人抬出陈年往事造谣惑众——年,长庆油田总部就搬到了西安,庆阳划归陕西,“迟早滴事”。
▲庆阳宁县长庆桥野王村,各种*土地貌间,是大片平整的农田。这里是庆阳的南大门,前往西安的必经之地。摄影/闫长科“投诚”之心迫切如此,却也难怪庆阳人。甘肃一省风头,河西走廊抢去八九,纵使庆阳是仅次于榆林的中国第二大能源大市,坐拥世界上最深厚的*土层,是*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却依然寂寂无名。
▲陷入陕西版图的庆阳,到底是哪个省的?制图/Paprika庆阳地处甘肃最东端,距省会兰州的车程,足以去西安一个来回,加上地域相邻、民风相近,历史上又向属陕西辖地,于是,庆阳对关中地区,天然就有一种亲近感。
▲庆阳方言接近关中方言,庆阳人定居、看病、购物、旅游首选陕西省会西安,而非甘肃省会兰州。绘图/五月*土高原上的聚宝盆
说甘肃贫瘠的人,一定不知道庆阳。如果说*土高原是上苍馈赠给中国的厚礼;那么庆阳,便是*土高原馈赠给甘肃的厚礼。
▲西峰区土林。这种地貌,当地人也形象地称之为“土箭”。摄影/闫长科大约距今1亿3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青藏高原受力抬升至米时,*土高原所在地区发生断裂,出现断陷盆地,向东流淌的河流在此聚集,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庆阳湖。那时,全球气候温暖湿润,庆阳湖周围成片的树木生长为茂密的森林,森林中生活着各种体型庞大的动物。
▲马莲河上游的庆城县。马莲河是庆阳的母亲河,大名鼎鼎的“*河象”就是在马莲河流经的合水县出土的,其流域还曾出土“环江翼龙”。摄影/陈飞但后来,随着不间断的地壳运动,这些森林与动物被埋入地底。那些消失的生命,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了一系列复杂变化,有些机缘巧合,成了古生物化石;有些则失去原来的面目,成了地底黑色的宝藏——煤炭与石油。
▲西峰区炼化厂、油田。上图摄影/闫长科,下图摄影/任延庆
庆阳已查明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94%,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23%,按照每年生产1亿吨煤炭来算,至少可以开发年;已探明油气总储量40亿吨,相当于榆林的6.7倍。年,庆阳生产原油.16万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上图:西峰区新貌;下图:月上彩虹桥,图片经PS处理。摄影/闫长科年10月25日,长庆油田对外公布,又在庆阳发现了储量10亿吨级的大油田,在未来三、四年内,将建成万吨的生产能力。这块看似贫瘠的土地下,不知还蕴藏着多少宝藏。▲庆阳地形图。蒲河与马莲河最终汇入*河的支流——泾河,董志塬便在两河之间。制图/Paprika
地壳运动留给庆阳的另一个宝藏,是她的地形:东倚子午岭,西接六盘山,北高南低的簸箕型地形,使得庆阳如张开的怀抱,容纳了两千万年不间断从西北内陆飞来的沙尘,于是号称“天下*土第一塬”的董志塬诞生了。
▲绵延的子午岭,秦始皇曾在这里修筑秦直道,至今有迹可寻。今日子午岭上,生态农业正在萌芽。摄影/闫长科*土高原上最出名的塬是*塬,面积最大的塬是董志塬,平方千米,与早胜原、春荣原等12个大塬共同组成董志塬区,“*壤千里,沃野弥望”,总面积.38平方千米,相当于西安建成区面积的10倍。
▲西峰区巴家咀水库,被誉为“*土高原第一坝”,是庆阳人民在水利事业上的一个壮举。摄影/闫长科广阔的塬区,为各种地貌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到处可见的塬、墚、峁、川等*土高原典型地貌间,是大块土层深厚、平整优质的田地,原始农业的萌芽和发展便自然而然。
▲庆城县陇原初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摄影/闫长科距今年左右,仰韶文化晚期,人类已经开始开始在董志塬上种植稻、粟、稷等农作物。随着农业的发展和长期定居的需求,他们在今西峰区后官寨乡南佐村修筑房屋,以为栖身之所。我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便在这里。
▲华池县王嘴子乡银坪村山间形如脚印的农田。年,法国人桑志华在这附近,发现了中国第一块旧石器。摄影/王文彪
大约同一时期,距南佐不远处的青龙咀,华夏中医始祖岐伯诞生了。他精通医术,巡游到此的*帝,慕名拜访,与他共同探讨了中医之道。传后人据这次谈话内容,整理出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早、最完善的医学典籍《*帝内经》。而这次会面,也使中医有了另一个名字——歧*之术。
▲周祖陵前岐伯像及身后写有*帝内经千家碑林的牌楼。摄影/黑格儿影视
那时的庆阳,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将要拥抱的,是属于整个华夏的辉煌。
从《诗经》里走出的庆阳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跻彼公堂,称彼兕觥(sìgōng),万寿无疆。
《豳风·七月》是《诗经》首诗歌里篇幅最长的一首,从耕田写到打猎,从采桑写到凿冰,从年初写到年尾,完整记录了豳(bīn)地当时的日常生活。豳,即今庆阳地区。
▲周旧邦木枋,语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建造于明代。摄影/舒中胜
夏朝末年,君王昏聩、天下动荡,不窋(zhú)带领自己的部族,迁居“戎狄之间”——董志塬北端今庆城县内。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擅长农业而被载入史册的周人始祖弃的后代。在这片适宜农业发展的*土大塬上,不窋教民稼穑、敦笃做事,农耕文明在这里迅速发展壮大,周部族兴衰的基业在此奠定。
▲周祖陵山顶上,依然有道士坚守这道家文化。摄影/舒中胜
在庆城一带休养生息三代之后,为谋求更大发展,不窋之孙公刘带领部族,向自然条件更好的董志塬南部迁移,在今宁县庙嘴坪建都立国,是为“古豳国”。
▲周祖祭坛,近些年来,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的周祖祭祀活动。摄影/黑格儿影视
公刘率族在此勘察地形、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制造农具、修整农田、种植五谷,《诗经》中《大雅·公刘》这首诗记录的,便是这史诗般的故事。公刘之后,周人第13代祖先古公亶父率领部族第三次南迁至陕西岐山一带,立国为周。后来的故事,随《封神演义》传得妇孺皆知——古公亶父的曾孙,周武王姬发发动牧野之战,灭商汤,建立了周王朝。
▲早春的蒲河川。夏商时期,蒲河川谷就开始了垦荒植谷的早期农耕。摄影/汪琳这支在董志塬上发展壮大起来的部族,虽然最后搬离了庆阳,但却留下了深深的农业文明烙印。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这里:
被周人开发的董志塬,如今是庆阳的重要农业区,被誉为“陇东粮仓”。年,庆阳粮食总产量达.6万吨,占甘肃全省的12.3%;
▲东老爷山上,金*的农田奉献了又一秋的丰收。摄影/黑格儿影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也滋生了庆阳人浓重的家族观念。庆阳人外出务工,必是父子、兄弟结伙,极少独身出远门;逢有红白喜事,纵有千里远,庆阳人也要及时赶回为本家帮忙;过年时,本族男丁齐聚一堂,为长辈拜年时,有些地方依然遵奉最古老的礼仪——磕头。
▲图1、2:西峰区什社乡的谷子熟了,喜庆的丰收景象;图3:合水县固城乡采收玉米的一家人。摄影/汪琳最重要的是,农业为重养成了庆阳人纯朴善良的性格。河南历史上常有洪涝灾害,大量河南人每涌入关中逃荒,只能得到一个小馒头,但往西北走,进入庆阳后,庆阳人不但给饭食还给衣物,于是河南灾民感慨说:“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边。”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西峰区彭原乡,一位老人拉着架子车缓步行走,架子车曾是龙东地区农民家中劳作必备的交通工具,如今已被机动农用车替代。摄影/俄少飞
*天厚土共同养育的庆阳人,也有豪气冲天的一面,汉时傅介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怒斩楼兰王,直到六百年后的唐代时,渴望建功立业的诗仙李白依然为他挥毫泼墨: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决心似乎更大:*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南梁革命纪念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展游击活动、在此建立陕甘边区苏维埃*府。上图摄影/王文彪,下图摄影/王启宁而略晚于傅介子的王符,则用一部《潜夫论》,直接影响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子们的思想;名列明“前七子”之首的李梦阳,不畏权贵,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坛复古运动,对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耍社火是庆阳各地每年正月十五的重头戏。摄影/王文彪
这是周先祖留给他们的文化基因,也是《诗经》留给他们的习俗民风。两千多年前,人们用《诗经》记录这里、歌唱这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谱写了《美丽神奇的庆阳》,继续为她歌唱。
▲南梁腰鼓。摄影/王文彪
董志塬上的*土味儿艺术
西安自古帝王之都,距西安多千米的庆阳,自是京畿之地。天下太平时,她受京都的文化辐射;社稷动荡时,她在北方民族进击西安过程中首当其冲,所以又是民族文化交融之地。故此,庆阳的文化虽接近关中,但又区别关中,精彩纷呈。
这种精彩,首先要从西峰区董志乡覆锺山下的北石窟寺看起。
▲北石窟寺外景一览。图/视觉中国
北石窟寺,是北魏时开凿的佛窟,此后直到清代,一千余年间,累计开凿窟龛个,造像身,题记多例,与平凉(点击蓝字查看)的南石窟寺南北对峙、遥遥呼应,均为泾州太守奚康生主持兴建,是我国少见的孪生姊妹窟。▲图1:北石窟一百六十五号窟,它是以七佛为内容的大型窟。图2:对北石窟影响最大的是风化,在一些窟龛中,造像的底座上,风化的落砂达两三厘米厚。图3:风化严重的北石窟。图/视觉中国北石窟寺是今日的旅游胜地,更是旧时陇东人的宗教圣地。因为开凿的时间,正处于佛造像艺术上由“胡貌梵相”转为“秀骨清像”的时期,所以依稀可见云冈造像风格的影子。她与庆阳的其他石窟乃至整个甘肃东部的石窟群,虽然不如河西走廊的石窟群有名,但在造像雕塑上,却也有着不朽的成就。
▲环县乡村戏台上,看陇剧的乡亲们。摄影/闫长科
有佛窟,有寺庙,于是顺理成章就有了庙会。每年暮春时节,庆阳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庙会。春寒料峭,桃李盛开,寺观附近,草台班子搭起来,台上秦腔唱得慷慨悲怆,台下人头攒动,跟着戏文里的故事流泪或欢笑。沿路两边,小吃摊子支出一里多长,儿童嬉戏,大人欢颜,说不尽的热闹。
▲宁县*平庙会。每年农历三月三举办,临近的宁夏、陕西部分地区,也有人来这里参加庙会。摄影/汪琳
秦腔虽发源于陕西,但对庆阳人的性格养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末左宗棠往西北平乱,捉得一七尺汉子,令五花大绑推出辕门外斩首,此人从容无惧高唱秦腔,声震山野、气夺乾坤。左宗棠敬其气度,遂纳入麾下。此人便是清末名将董福祥。早年间,秦腔也是庆阳农人茶余饭后自娱的艺术、劳作一天后解乏的灵药,“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三岁童子”人人皆能哼唱几句。
▲有“中国皮影之乡”之称的甘肃庆阳环县皮影艺人在演出皮影戏。上图/视觉中国,下图/图虫·创意
环县的道情皮影,在秦腔盛行的庆阳独辟蹊径,发展出甘肃独有剧种——陇剧。皮影,在北方地区并不少见,多以驴皮制成,环县的皮影却以牛皮制成,且必须是当地的*牛皮,表面平滑、色彩鲜明。早先演出时,靠驴驮着到处走,现在几辆摩托车或一辆小轿车就可以拉完全部道具,但最好的演出地方,还得是当地传统民居窑洞。
▲图1:宁县中村镇地坑院;图2:宁县*平村箍窑民居;图3:世界上最大的窑洞群落;图4:宁县良平乡窑洞。摄影/夏涵禄窑洞,在庆阳多被修建为“地坑院”的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花大力气去修建窑洞了,尽管窑洞冬暖夏凉,*土也能净化空气,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走出地坑院,在平原上修建平房,条件好一点,就修一座小别墅。“地坑院”这种传统民居,在庆阳也逐渐没落了。
▲窑洞,是庆阳剪纸艺术的摇篮。上图摄影/王文彪;下图摄影/汪琳
与窑洞相伴相生的,还有庆阳剪纸和香包,前者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者如今在庆阳已形成文化产业——每年端午前后,庆阳都会举办香包节。庆阳人称香包为“绌儿”,在端午时,为儿孙戴上自己绣制的香包,是庆阳妇女的传统。如今庆阳香包也成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每年的香包节上,五湖四海的人涌向庆阳,在花样繁多、绣制精巧的香包间目不暇接,临走时必定要带几件回去以为纪念或用以收藏。
▲庆阳香包是中国民俗一绝。图/视觉中国要比西北哪里最好吃?庆阳“不在怕的”。
平阔的原面,深厚的土层,悠久的农业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都是“庆阳味道”的基础。想要较为全面享用到庆阳的美味,最佳时机必是夏秋两季。此时,瓜果与农作物都陆续成熟,人们心畅神怡,到处都是笑脸洋溢的丰收盛景,加之天气炎热,各种平日里鲜少做的美食,也变着花样做出来,绝对让你大饱口福。
▲庆阳*酒如今已规模化生产,老一辈的人都会自酿*酒。摄影/王文彪既是“陇东粮仓”,庆阳的主食自然是面食,而且面食的种类,与关中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庆阳人吃面,是一种享受,锅要大、碗要大,吃也不说吃,用古语“咥”。咥,不只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要吃得尽兴、吃得凶猛、吃得痛快。
▲地道的庆阳饸饹面。摄影/丑建龙
饸饹面,是让庆阳人最牵肠挂肚的面。饸饹面,是饸饹床子压出来的面,所以也叫“床子面”,加上猪肉臊子,便是“臊子面”,最能代表庆阳人淳朴厚道的性格,因此也是庆阳人最看重的面:有朋自远方来,咥饸饹面;娶媳嫁女,咥饸饹面;亲人离世奏哀乐,咥饸饹面......
▲庆城县三世同堂的一家人,围坐在院中的圆桌边吃饸饹面。摄影/温春燕
一碗饸饹面,承载了庆阳人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在庆阳,许久未见的老人之间相互问候,常用一句“啥时候吃你饸饹面呀嘛”来开玩笑,不是盼着对方死,而是取其反意,祝对方福寿安康。
▲图1:羊肉荞剁面;图2:荞面搅团;图3:荞面油圈圈。摄影/李丽在庆阳,要看一家主妇的厨艺,还得是手擀面。揉好的面放在偌大的案板上,一米多长的擀面杖擀成巨大的圆片,三五下对折成一摞,手起刀落,便成了细长均匀的面条,手上功夫实在了得。麦收时节,调一锅酸汤浇上去,便是酸汤面,消暑解渴又饱腹,是庆阳人的“过夏神食”,担此重任的,还有搅团。
▲麻食子。摄影/温春燕家常面食,还有揪面片子、搓搓面、麻食子、漏鱼儿、拉条子、一锅子......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浇头、不同的汤,足以使庆阳人变着花样吃一年。
▲庆城县赤城镇的老人在做面塑。摄影/温春燕说到馍馍,更是花样迭出:每年年前,蒸“过年馍”是家家户户的重头戏;手巧的妇女,还会用炸各种面做的小点心,名曰“果子”;正月十五,要蒸各种肚里有馅儿的“兔儿”、“鱼儿”;庙会上,会做可以点燃的“面灯”;红白喜事上,要用面炸“圈圈”......
▲庆城县巧妇自制的特色月饼。摄影/温春燕人都道陕西的“羊肉泡馍”好吃,庆阳人却吃不惯。在庆阳人看来,汤里卧着一大坨粉条子,是欺客行为。庆阳人吃羊肉,一大碗汤里全是肉,唤做“清汤羊肉”,饼不用单独买,自己掰,寒冬腊月里就着蒜美美儿咥上一碗,说不出的舒坦。
▲环县清汤羊肉。环县的羊羔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是当地的一道美味。摄影/李丽*土高原苦,但庆阳人把这些苦全都吃进了肚里,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转而将这些苦化为五谷丰登、化为人文艺术、化为美食美味、化为生活的活色生香。苦的不是生活,乐活自在人心。
▲用唢呐敬酒,一种十分高超的民间技艺。摄影/王文彪
-END-
文丨十四
图编丨DCzhang地图编缉丨Paprika绘图五月封图摄影
闫长科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参考资料
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地区志》兰州大学出版社
郭文奎《庆阳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7
庆阳市统计局《庆阳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汪受宽《豳国地望考》
许闵《庆阳大塬,周王朝奠基于此》
金夫《甘肃东部石窟群》
特别鸣谢
庆阳丑建龙先生、李耀华先生、胡妮女士的支持
西安房勇先生的方言支持
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宣传标语口号
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
3.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4.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5.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人民!
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7.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8.撸起袖子加油干,咬定目标使劲干!
9.为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不懈奋斗!
10.向一切为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建立功勋的革命先辈和烈士们致敬!
11.向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致敬!
12.向各民主*派和无*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致敬!
13.向解放*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人民警察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致敬!
14.向香港特别行*区同胞、澳门特别行*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敬!
15.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国朋友和世界各国人民致敬!
16.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17.伟大的中国共产*万岁!
18.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9.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
20.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