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关注庆阳特色产业助
TUhjnbcbe - 2025/5/14 19:2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记者付文

▲《人民日报》(年04月29日第0版)

凌晨4时许,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梅家豆腐坊内豆香浓郁。卤水下锅、豆浆翻腾,双手握紧长勺反复搅拌;除净豆渣、压紧盖板、沥干水分……梅建顺老两口忙得欢快。

“我们家讲究的是真材实料、手工制作,决不能偷工减料砸了招牌。”梅建顺说,制作一锅豆腐至少需要6个多小时。

梅家豆腐远近闻名,传到梅建顺手中已是第三代。南梁,是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梅建顺的爷爷梅生贵,95年4月在掩护边区党政军机关人员转移时牺牲;奶奶赵莲英开办了梅家豆腐坊,既养活全家人,也为边区革命筹集资金。

20年以来,南梁红色小镇、南梁革命纪念馆新馆陆续建成,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4处红色遗址开发成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瞻仰完红色遗迹,许多游客总要慕名品尝梅家豆腐这道特色菜。

红色旅游,让山大、沟深、人穷的南梁迎来蝶变——

“十三五”以来,南梁大景区建设持续推进,长征文化公园陕甘根据地革命遗址遗迹再现等工程加快建设,旅游人数累计万人次,旅游收入5亿元。

泥巴路硬化成柏油路,客车开到家门口。红色小镇安居工程,让梅建顺等荔园堡村村民告别窑洞,喜迁新居。“两层小楼,面积平方米,一层出租,每年租金收入就有2万元。”梅建顺说,“现在我家年收入有0多万元。我打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年,《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正式出台,这是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首个革命老区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老区发展。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要求,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采取更加倾斜的政策,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支持,增加扶贫开发的财政资金投入和项目布局,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老区建设,形成支持老区发展的强大社会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仅华池县就累计获得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85.2亿元,当地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迅速。

去年5月,荔园堡村成立华池县万嘉鸿特色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大规模生产豆腐、豆皮和腐竹等南梁特色食品,梅建顺被聘为技术顾问,传授制作工艺。

合作社理事长邵彩龙是90后,原来在长庆油田务工。“回老家创业,一是考虑能照顾老人、孩子,二是看中家乡的发展前景。”邵彩龙说,他与另外0户乡亲各拿万元入股,同时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种植绿豆、黄豆,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合作社日产豆腐多斤,去年试运营半年多,光豆腐就卖了0多万元,现在正开足马力生产。”

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华池县引导、支持各乡镇培育生态观光、休闲康养、农业采摘等乡村特色产业,集中打造林镇康养等特色小镇,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梅建顺又抱起一袋绿豆,倒入桶内泡发,“政策这么好,更要加油干!”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陕甘宁革命老区——

改善生态黄土塬披上绿装

人民日报记者付文原韬雄秦瑞杰

▲《人民日报》(年04月29日第06版)

暮春时节,行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但见陕西、甘肃交界处的子午岭上草木葱茏,宁夏彭阳梯田里杏花烂漫。

陕甘宁革命老区处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近年来,陕甘宁革命老区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和流域综合治理,昔日的黄土地逐渐披上绿装,入黄泥沙量大幅下降,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鼻尖贴着峭壁,脚下黄河滚滚。李峰“挂”在20米高的半空中,一手把住绳索,一手抽出背上的树苗,稳稳地栽进垒石坑中。

在延安市延长县黄河岸边,曾经光秃秃的山崖,如今已是满目葱茏。5年来,李峰带领的一支60余人的植树队,已在黄河崖、延河壁上栽下0多万棵侧柏。

“这里是典型的石质山,表层土壤只有0厘米,过去树苗成活率不到六成。”李峰说,要栽活一棵树,首先要就地将山石敲碎,垒起半米多高的石坑,将树栽下后再回填黄土,然后“喂”足60斤水。

陕甘宁革命老区多半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均降雨量只有到毫米;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李官沟村的观景台上望去,一片片沙丘绿意铺展。“刚到李官沟时,这里除了沙,就是土。”年,植树造林能人李增泉在这里租下了亩土地,既种樟子松生态林,也种桃、李子等经济林。“等这片绿林成了规模,我们可以建生态旅游观光区,有采摘园、有农耕文化展览馆,废弃的土窑洞还能改造民俗风情园……”

治沙人一代接着一代干,目前榆林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覆盖度达到60%,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飞跃。

刨坑、栽树、浇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六道梁上,造林大户李文军忙得满头大汗。20年以来,他已在华池县6个乡镇、2个行政村种下近0万亩,共0多万棵树。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庆阳市,境内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20年,庆阳启动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规划每年利用宜林荒山造林00万亩以上。到0年底,当地累计完成造林70.85万亩。去年初,庆阳又开展“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提质增效行动和“一村万树”工程,进一步提升林草生态建设水平。如今沙尘天气越来越少,去年庆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40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5。

因地制宜修复生态,入黄泥沙大幅减少

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的渝河,曾经因为工业、生活污水污染,成为一条臭水河。经过生态修复,渝河重现水清岸绿,还新建了座公园,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年,渝河因劣Ⅴ类水质、跨界污染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一场河湖综合治理的“硬仗”由此开始。当地封堵渝河沿线27处直排口,取缔淀粉加工企业家,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处理站,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同时开展渝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将2座蓄滞净化池及流域内外6座库坝连通,使造林成活率由原来的0%提高到了80%。年,渝河被列入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名单,成为宁夏唯一入选的河流。

4月4日,春雨淅沥。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何家畔村,80岁的村民张应存正悠然地喝茶。而在这之前,他可没这份兴致——当地土质为湿陷性黄土,遇水极易垮塌;气候干旱,但多发短时强降雨。窑洞受损、耕地被冲、道路垮塌……经历这些灾害的张应存,“既盼雨又怕雨”。

庆阳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一度占到土地总面积的86%,年,庆阳实施“固沟保塬”工程,开展“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治理。截至年底,庆阳累计治理保护塬面54平方公里。

如今张应存老屋所在的段坑崂沟已变得花红柳绿。“我们根据地势开挖了水渠,并安装暗管逐级排水,最大限度减少了雨水冲刷强度。”合水县水土保持局局长呼保仁说。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白家沟村历史上多次遭遇山洪,土地被冲毁、庄稼歉收。年,子洲县在白家沟村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示范工程,兴建座淤地坝,在分支沟道上梯次建设谷坊,同时在山梁坡峁修建梯田,实现沟坡兼治。

“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趋势,榆林全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榆林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杨思炯说。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时节一到,固原市彭阳县的杏花就开了。

红云片片的杏树园里,村民正忙着修剪枝条。“当年植树造林种的杏树,现在成了大家的摇钱树。”彭阳县大沟湾流域护林员朱宏礼介绍,彭阳县地处黄土高原,山多川少,沟壑纵横,过去没少受水土流失的害。

近年来,彭阳县在治理完毕的山岭上嫁接山杏,发展起以红梅杏为主的林果产业。年,彭阳红梅杏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了当地百姓的致富果。据统计,年以来彭阳县积极发展苹果、花椒、大果榛子等林果产业,截至去年底带动群众人均增收00元。

陕西洛川塬上,粉白相间的苹果花漫山遍野。“春来一山雪,夏来一山绿,秋来一园果,冬来一园梦。”洛川顶端果业的电商直播间里,8岁的秦军莉热情地向网友推介洛川苹果。她身后,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正在智能选果线上滚动,即将装车销往全国。洛川现在每年苹果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业总产值达0亿元左右;全县95%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农民收入的95%来自苹果产业。

庆阳市温泉镇八里庙村,原先的荒山沟如今银杏成林、紫薇连片。在中科院以及同济大学专家的帮助下,庆阳宝裕生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4多万元,栽植树木、美化环境,建起太一农庄。今年4月日正式开业后,农庄吸引.2万余人前来赏花踏青。

在陕西省延长县国家储备林基地,张家滩镇苏家岭村村民王冬峰正将一棵棵油松种上荒坡,“这树干又直又挺,树皮厚,一看就是好苗子。”当上了植树工,王冬峰每天能拿70元工资,家里流转的土地还能拿租金。

“基地建设总规模5.28万亩,目前已完成人工林.7万亩。”基地负责人吴中秋说,项目成林后可新增森林面积5.08万亩,储存碳汇量2.5万吨,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4个百分点。

(喜看老区新变化)

甘肃庆阳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记者付文

4月日,步入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西峰采油三区西井场,记者倍感“意外”:原本以为油污遍地的石油开采现场,却是绿意盎然。

“这两台抽油机,原是靠燃油驱动工作;去年6月,全部更换为太阳能供电设备驱动,不仅没有噪声,而且能耗降低0%。”采油三区经理吴国才说,仅这一个作业区,每年就节约用电近2.6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5.4吨。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持续推动各行业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我们在去年建成集输管线,做到了井口不流液、污油不落地、污油污水全部回收。”第二采油厂党委副书记范玺权介绍。

在中石油庆阳石化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副处长袁才道紧盯电脑屏幕,仔细查看“炼化企业环境在线监控系统”上的各项数据。“相关排放数据达限制值的70%,系统就会报警。工人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寻找原因、排查隐患。”他说。

“‘十三五’时期,庆阳市能耗强度累计下降4.84%,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庆阳市发改委副主任赵延军说,“我们以年均.26%的能源消费增速和0.96%的水耗增速,支撑了4.%的年均经济增速,初步形成了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坚守生态红线谱写发展新篇

人民日报记者付文

▲《人民日报》(年04月29日第07版)

甘肃省甜永高速史家山枢纽互通式立交桥。陇东报全媒体特约摄影王启宁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建好用好风电园。陇东报全媒体特约摄影李韬

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

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强调,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必须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

近年来,陕甘宁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保护,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披上了绿装。伴随着生态环境好转,陕甘宁革命老区用好自身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干部群众正勠力同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书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丨《人民日报》

发布丨马瑶

审核丨郝芳

新闻广告热线丨-592694-86

点分享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关注庆阳特色产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