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328/g6vcgge.html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通讯员盘小美
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田垄间,农民们抢抓农时春耕春种;果园里,种植户忙着移栽树苗;养殖棚里,防疫员消毒、打疫苗,一丝不苟开展春防工作……连日来,在黄土塬上演着一幅幅春忙图,真实地反映了庆阳市西峰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西峰区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在持续壮大“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瓜菜、花卉、中药材、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多元发展的产业扶贫之路。
大棚里种出“致富瓜”
在西峰区什社乡武川村,村民们正忙着管理瓜苗、搭建大棚,翻耕土地。武川村地处偏远,当地群众长期以种植甜瓜为生,但以分散种植为主。为壮大甜瓜产业,武川村积极转变传统种植模式,年11月村干部牵头,成立了庆阳子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51个贫困户入股,统筹精准扶贫的入股资金,贫困户参与分红。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去年全村种植甜瓜大棚座,总收入多万元。
今年,什社乡乡整合全乡扶贫到户资金多万元,对武川村50座甜瓜大棚进行提质改造,并新建72座钢架大棚。
“3月13日大棚建设开始动工,建成后承包给种植户,前三年,根据每座大棚总费用的8%收取租金,作为合作社入股贫困户的分红金。”武川村党支部书记倪治堂说,今年计划以新基地为示范,带动全村种植甜瓜多棚。
在显胜乡毛寺村、蒲河村,肖金镇纸坊村等地,也随处可见瓜农们忙碌的身影。
“这几年,随着环川路的修通,我们村的甜瓜好卖了,每座只有4分地的小棚收入能达到元,我靠种瓜脱贫了。”肖金镇纸坊村村民脱忠仁介绍,去年他家种植6棚甜瓜,收入3万多元,今年继续种植6棚,预计端午节前上市。
药材飘香钱袋鼓
时下,正是柴胡收获的季节,在西峰区什社、董志、后官寨等乡镇,随处可见药农们采挖、捡拾、晾晒的忙碌场景。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西峰区积极发挥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动员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实现就业增收。
后官寨镇马集村金麦穗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立成,原本是一名农机手,在经营农机过程中,他发现中药材的种植效益可观。年,马立成流转亩土地种植柴胡。
“这两年柴胡价格一直上涨,目前一公斤干货卖到60多元。”马立成说,今年他将柴胡种植面积扩大到亩。药材基地可吸纳附近50多名剩余劳动力从事施肥、除草、捡拾等工作,村民务工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
据了解,今年,西峰区通过推广订单种植,发展中药材1.5万亩。为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提高种植效益,西峰区还不断优化服务,强化技术指导,对贫困户积极落实“五小”产业奖补政策,中药材产业正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渠道。
生猪养殖走出致富新路子
在西峰区彭原镇杨坳村村民包财宗家的养殖场,防疫人员正在对猪舍进行消毒,检查生猪的健康状况。
“目前生猪存栏头,其中母猪16头,一头母猪两年产仔3窝,一窝6到10头,仔猪养殖6个月就能出售,每头纯利润在元左右。”包财宗说,年起,他回家发展养猪业,从60头增加到多头。这几年,他家的生猪养殖规模一直保持在至头。去年共出栏商品猪头、仔猪头,净赚了36万元。
“这两年政府重视生猪产业,听说马上要建设屠宰场,以后我们卖猪就更方便了。下一步,我计划建设标准化养殖场,进一步扩大规模。”包财宗对发展生猪产业信心满满。
据了解,在农业产业化调整过程中,西峰区把生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通过科技推广、合作社带动、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农户养殖。去年,借助正大正欣元18万头种猪繁育基地龙头作用,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合作社建设,整合贫困户产业发展配股资金和村集体发展资金多万元,采取“正大带建、公司帮建、能人领建”三种模式,规划头标准单元养殖合作社个,当年整合建设13处82个单元。今年将继续建设18个新建单元,建成头种猪繁育场,同时招引正大集团投资2亿元,建设正大食品加工厂,形成集繁育、育肥、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生猪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