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没有百日孝”。照顾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坚持几天容易,天天做这些,日子久了难免会厌烦。然而,在温泉镇齐楼村东头组,却有这样一位让街坊邻居赞不绝口的好女儿、好孙女,她有一段和同龄人大不相同的经历,她的人生在别人看来,也许就是一场不能想象的悲剧。
今年23岁的罗红梅,自幼就被爷爷罗维升收养,爷爷患有脑梗,年奶奶瘫痪在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父亲和叔父智力残疾,这样的家庭几乎不敢想象该如何生活下去。小小年纪的罗红梅只好放弃学业,家里的重担落在了十几岁小姑娘的肩膀上,她别无选择,只能担起上帝给予的考验,但她的笑颜依然绽放,像山茶花,不管风吹雨打,暴雨雷鸣,她的世界依然还是蔚蓝天。
哦喔......公鸡开始引吭高歌了。忙碌的一天开始了,罗红梅先去门口把柴抱进来,在昏暗狭窄的小厨房里,还点着昏黄昏黄的明子火,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了。时间对于她来说是如此的宝贵,所以尽量每天早点起床。她知道爷爷奶奶胃不好,就给爷爷奶奶煮了些稀饭,她也知道叔父喜欢吃辣椒,便用剩饭和上辣子面,做了她认为最美味的“辣子拌饭”,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吃早饭。为了方便照顾亲人,她把父亲和叔父都安顿在一个房间里,不分亲疏一同照顾。每天给奶奶喂饭喂药、洗脸洗脚、擦身按摩、端屎倒尿,为了不让奶奶生褥疮,她每天为老人翻身。这些工作说起来简单,可对于十几岁的小姑娘来说,做起来并不轻松,每次帮奶奶翻一次身、换衣服,换床单被套她就要使出浑身的力气。罗红梅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已成为了她的习惯。最难熬的就是冬天了,鸡刚开始打鸣时,就得起床给全家人做饭,打扫卫生,得早早的去收拾囤积整个冬天需要的柴火,瘦削的身影来来回回,一遍又一遍不知疲惫。同龄的孩子有漂亮的衣服,有的甚至有了手机,她也曾羡慕过,但她内心深处认为照顾全家人才是她的头等大事,看着枯瘦得像干柴一样的奶奶,看着爷爷日渐躬下的脊背,看着智力残疾的父亲和叔父,她知道她肩负着比同龄人更多的责任。她只能尽她所能,让爷爷奶奶享受天伦之乐,父亲和叔父有口热饭吃。八年来,她每天像个陀螺,操劳奔波于爷爷奶奶和父亲叔父之间,却从不言苦、不言累,在长时间的细心照料下,爷爷奶奶病情稳定,面容整洁,容光焕发,家里也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没有丝毫异味。
“两个都是爹,再困难也是我应该做的。”腼腆的她从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事。八年的默默付出无人知晓,直到村妇联主席去她家走访,才发现了她的感人事迹。年,罗红梅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罗全成,两人在亲戚的见证下结婚了,终于有人与她一起承担家中大小事情了,一起去面对未知的未来。丈夫平常在城区周围打工,自己在家照顾家人,小两口互敬互爱,孝敬老人,团结邻里。罗红梅说:“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
供稿:家庭建设科
原标题:《西峰区罗红梅:孝心撑起“一片天”》